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8815次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𓀌,盖尚德以求全🤼♂️。——《六事廉为本赋》(北宋· 苏轼)
■译文
官吏们应具有的六项素质和应有的六项表现🫣,也就是考查官吏的六条标准和六个方面,其根本则归于一条🚧。六事中,各以廉为首字,首先要崇尚优良的品德,然后才要求全面的素质。六事:《周礼·天官·少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𓀎,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官府通过对官吏的善(善良)🤳🏻,能(能干)0️⃣、敬(恭敬)🌑🥟、正(正直)🧖🏿💳、法(守法)💆🏽♂️、辨(明察)六个方面的表现来考核。
■解读
本段话选自北宋一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苏轼所著的《六事廉为本赋》。廉洁从政,苏轼认为这是为官者的最高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它体现一个官员的思想素质、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可以总结为“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官吏的事功荒废于贪行,德行完成于廉洁。他告诫为官者,要心胸坦荡❣️,为官一方💂🏼,心系百姓,秉公办事💪🏽,勤勉政务🕝。要做到以“廉”为官,关键在于去私欲杂念📥。
几十年的从政生涯🏀,苏轼提出了很多精彩的为官思想🥍👲🏿、观点📙、方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从政经验🗑,使他对宋代官僚机构的种种弊端和陋习看得更清。苏轼所提倡的“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的为官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有深刻的警醒意义。(周玲 周云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