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来识往
来源✡︎🧑🧑🧒🧒: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发布日期♥️🛌🏻:2011-12-09
浏览🧑✈️:3935次
“食”来识往
— — 记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第一届食品知识竞赛
(本报讯)为加强我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依托我系自身特色💘,开展一场智慧较量。2011年12月7日晚7:00,一场由我系社团部食品科技协会举办的“第一届食品知识竞赛”在第三厂房隆重举行。受邀出席本次竞赛的嘉宾有📫:院长助理范俐老师,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吴志平老师、黄旭老师、鞠璐宁老师、陈建新老师。
据悉,本次知识竞赛经过班赛层层筛选,共有6支队伍,24名同学脱颖而出,站在决赛场上,进行一二三等奖的角逐。其中👨👨👧,本次比赛共设有6个环节👨🏻🦯➡️,它们分别是:小“食”牛刀,与“食”俱进📥,“食”不我待,非常“食”刻🧗🏿,“食”力相当,有奖竞答。
在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轮小“食”牛刀环节⛓️💥🐲,每组四名队员轮番上场,进行比拼👷🏼♀️🧞♀️,经过一环节的作答👩🍳,各组队员初现锋芒,也为接下来的激烈赛况埋下伏笔。紧接着🥡,限时题与“食”俱进环节,选手们争分夺秒➗,敏捷的才思、如流的对答,现场开始弥漫紧张的气氛🚶♂️➡️。当中,以第六组选手表现最为突出,扎实的基础,非凡的实力,在众多对手中崭露头角,取得领先。简短的有奖竞答环节,稍缓气氛过后,“食”不我待环节摆上台面💇🏼♀️🧎🏻,此环节难度系数逐步增加,拉锯战有此展开。选手们凝神思索🛹,一番才思的交锋🚖,智慧与知识的交融后🏦,比赛进行至第四环节——非常“食”刻👨🏽🎤;此轮为风险提速题🐧🖕🏿,选手们慎思再三,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最终🤷🏻♀️,第六组2010食品营养与检测(2)班队毫无悬念以全场最高分获得本次大赛冠军并由范俐老师亲自为其颁奖;而第三🤷♀️、四组因“食”力相当进入加时赛,最后由第四组2010食品营养与检测(1)班队略胜一筹获得亚军,第三组2010生物技术及应用班队位列季军🙁。
赛后🪜,在对范俐老师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师对本此活动给予以肯定和支持,并对本次比赛中存在一些问题💂🏼,提一些中肯性的意见,希望食品知识竞赛越办越好🏵。 (记 者:陈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