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工程”屡禁不止:缺失有效责任追究机制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2-05-04
浏览:8033次
“败家子工程”屡禁不止:缺失有效责任追究机制
更新时间 2011-06-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辽宁丹东,一座刚建成两年多👨🦰、投资数千万元的公铁立交桥和一座同样建成才两年多的办公楼,因为要为高铁建设让路,而面临“被拆除”的窘境。当地居民将这种做法戏称为“败家子工程”7️⃣。然而🗝🙊,工期并没有因为种种非议而延期。
从三峡“明珠塔”到灾区“黄金厕所”,从贫困县“千万广场”到阜阳“白宫”……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出现的“败家子工程”🙎🏿♀️,除了浪费的巨额社会财富令人震惊,其折射的深层次问题也发人深省🐘。“败家子工程”频繁出现,病根何在👩🏽✈️?谁该为“败家子工程”造成的损失负责?这值得深思🙌🏼。
首先🤛🏻,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然而一些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建设缺乏一个明晰的思路和规划,在城市建设上带有浓重的长官意识和个人色彩,朝令夕改🚲,规划变更频繁,标准制定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败家子工程”的出现。以辽宁丹东的这一“败家子工程”为例🐷,事实上公铁立交桥和办公楼开工前🤟🏻,沈丹高铁建设计划已立项🦇,但建设方根本不考虑立项计划❕,照样上马建设👨🦯➡️。这样大的工程由于没有规划好🙍🏿♂️😕,在出生时就被判了“死刑”,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其次🧏🏻♀️,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现有制度虽然明确规定要追究“败家子工程”的责任,但如何追究⚡️,谁来追究🧮,这些都语焉不详,责任追究成为一句空话。虽然现在“败家子工程”很多👼🏻,但很少听说哪个官员因为“败家子工程”被追究责任的,这导致一些官员决策时过于随意。最终折腾来折腾去👲🏼,都是政府埋单,即便拆了也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官照当,钱照赚,所以连眼都不眨🐩,哪里还会心疼🪩🧘🏽。如果因为决策失误而摘他乌纱❣️、扣他俸禄🦤🧔🏼,他会如此轻率决策?
让决策者为自己所做的决策负责,这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普遍原则。遏制“败家子工程”,除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外,关键在建立一种严厉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建设和拆除行为,应当实行决策终身追究制,加大问责力度📮。对官员因决策失误导致的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为,应当用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进行追究。唯有用实实在在的利害关系,让官员懂得任何违背民意、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决策👨🚒,都要为自己的失误“埋单”,才能有效杜绝“败家子工程”的不断上演。(孙瑞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