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7月💂🏼♀️,李清龙同志由南平市委教育工委下派到光泽县李坊乡杨里村担任村支部书记🤦👳🏿♂️。杨里村位于光泽县西北部,与江西省黎川县接壤🚲,距光泽县城40公里🤵🏿。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人口1978人💎,山高岭大,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级负债近40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贫困村、后进村🦑,属福建省省级贫困村⏯。
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
面对杨里村落后贫困的现状🧸💂🏻,李清龙同志到岗后👜,迅速进入角色,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沉下身子,主动融入群众之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驻村不到半年时间🚻,李清龙同志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谈心😧,先后走访了11个自然村的300多户村民,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两委会✋🏼、及各种座谈会🤵🏿♂️,查村情,听民意⛷,摸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探寻下派村的发展路子📼。在吃透村情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杨里村三年的发展规划。李清龙决定从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加强村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狠抓村财、村民征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班子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农村经济要发展,只有扎实地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工作中,李清龙同志坚持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从加强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建设入手,建立健全支部议事决策、组织生活等规章制度,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配齐🏄🏼、配好两委成员🌏🍺,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团结协作🧟🌴。健全组织生活,将村级党员纳入党员低线管理🫳🏿,建立党员低线管理考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挂村领导、组长、支委成员组成👞,党员每月一考评,考评作到有记录、有内容,考评结果及时上墙公布。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党员议事和村民户代表会议制度、村务民主决策制度、村民代表评议干部制度♨️🤩,推行村财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促进村各项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确保村工作有序运转。认真做好群团组织建设,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积极发动群众推荐肯学习🦹🏽♂️、有知识、懂科学、能致富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增添活力。三年来,杨里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党员5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通过抓农村党建工作🧛🏼,全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的态度端正了,工作的劲头足了,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了,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了。
引导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基础和重点是发展经济🧑🏼🎓,中心任务仍然是村民增收🧑🏻🦲、村财增收🚈。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利益,增加群众收入🚱,成为李清龙同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里村全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人均纯收入相对全乡来说较低。一方面,村民要求增加收入的呼声迫切,一方面村民又缺乏致富信息和渠道。为了改变困境,早日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李清龙同志积极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引导群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帮忙他们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种植和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杨里村山地资源丰富,李清龙紧紧抓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种植毛竹🤯、种植杉木🙅🏻♂️、松木🤷🏿♂️、药材(白术🔇、厚朴)等经济作物。为了改变村民原始的种植方式,增强科学种植的意识👩🔬♤,李清龙同志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𓀎,邀请林业专家对各自然村的种植户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并发放种植书籍🐏,组织种植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目前🙆🏼♂️,杨里村林木面积达28670亩🙋🏻♂️,其中毛竹2000多亩,后洋组⚔️、上际、杨里组种植白术360多亩👨🏭,年收入达七十多万元👩🏽🦰。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李清龙同志十分重视扶持有积极性的农业发展带头人,在群众起好头,带动群众走多经济发展的路子🧷。楼台组的官金洪、杨里组的官忠和等村民一直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业🧑🏼🤝🧑🏼,但他们的技术和场地对大规模养殖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李清龙多次上门请县农业部门、科协的专家到村开展科技下村活动,让他们直接与专家咨询,请教有关养殖的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并积极帮助他们争取生猪养殖补助款项,让他们得到更高的发展。
李清龙同志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农村富裕人口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创业♢、务工👩🏻🔬⛹️♀️,全村外出务工达560人,实现劳务输出创收九十多万元📼。